不同地區(qū)、不同賽線用鴿是有區(qū)別的,不能一概而論。好的賽線、好的氣候可以用太陽鳥來取勝,惡劣氣候、艱難賽線可以用耐翔鴿來獲得勝利,所以,高手棚中一定有二路以上的鴿子。
鴿友們常常聚在一起,討論最多的也是對自己籠中鴿子的看法和對本地鴿種的看法,從言談中可以聽出他們最不解的就是“引回來的好種怎地就發(fā)揮不好呢”,最讓他們自我欣慰的是“能夠從560公里回來的鴿子一定是好鴿子”。是呀,那么多從高手家里引來的種,拍回的鴿,在我們這里發(fā)揮的確不好,可以說基本上飛不過本地鴿,只能讓鴿友們嘆息我們的500公里級別真的難飛。
我不是高手,但我參加賽事,要在地方協(xié)會賽事中有一席之地,所以在選種上除要有好的外部條件下能一鳥當先的好鴿子,也要有在惡劣條件下拖得起回得來的鴿子。
要談自己耐翔鴿的選用,先得說說我們所處的地理位置。我縣大別山南鹿,三面環(huán)山,跟市鴿協(xié)放飛北線和西線都是特別的難飛,500公里級別賽事一般前三百公里都是丘陵或平原地帶,越到家門口越是難飛,所以再好的鴿子到這里都飛不了好成績。鑒于此,要選培本地高歸巢率、高入賞率的鴿子,我著力運用了三大家族,楊阿騰、凡王路及狄爾巴。三系鴿子溶合在一起,確實取得了異想不到的效果。上述三類鴿系,普遍屬中長距離鴿,個人認為要飛好本地區(qū)比賽,所選用的種鴿必須在距離上要比所進行的賽距遠一個檔次,既中距離用長距離的鴿種,否則就有可能十有九不歸。
鴿子如何用,那是一個繁雜的過程,可以說用了近十來年時間,但效果確實讓人滿意、勝心。在歸巢上,500公里能夠達到近85%的歸巢率,這足以讓那些喜歡在名家名舍中引進鴿子有幾位兄弟嘆服。其次在速度上也還是有的,幼鴿560公里當天能夠回來已是怪事了,最快時分速還可以與發(fā)達地區(qū)比。這樣的純天然的成績實屬不易。純天然狀態(tài)是指在比賽時不用興奮劑,不像大都市或大獎金刺激下的賽事,許多鴿子都是用藥用針;平常飼養(yǎng)只是一日二餐或一日一餐,沒有特別喂用飼料或飼養(yǎng)上的照料。我沒有想過,我們的鴿子如果在那些好飛的平原地帶,如果是在那些專門養(yǎng)鴿人員的精心照料的情況下,那該是什么樣的表現(xiàn)?!
免責聲明:本網(wǎng)凡是由用戶發(fā)布的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等資料,其真實性、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信息發(fā)布人自行承擔,并負法律責任。賽鴿資訊網(wǎng)不提供任何保證,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。